現在的工作似乎讓平時的吃喝玩樂有了正當性。
大老闆對著我說,做這行,你要多去上海的百貨公司逛逛,讓我忍不住瞇起眼睛深怕被發現眼裡閃
爍的光芒。應該不致於有人誤會我是被包養吧~ 咳~。
↙老師入鏡了~
隔了幾個禮拜終於找到好用的軟體,不然..............每天可是看著我的無名無可奈何,雖然自由門讓我
緩慢的自由瀏覽網頁,但部分功能還是同志尚未成功仍須努力。初到蘇州,意外的讓人感覺曾相視
,遼闊田園,建築物的間隔寬鬆,每棟前院都備有花草樹林,偶爾整片細竹林,簡直跟寶島台灣的
花蓮實在是姊妹品。房子屋簷像是約定好的,當地人說那是龍翹頭,兩邊斜成三角的瓦楞屋頂,為
了冬天的積雪而準備,上頭突出微微飛起的龍翹頭,無論是新舊建築都擁有這樣的特色,所到沿途
沒有例外,和諧的風景讓人感到蘇州真是可愛又獨特。
上海45度那天,搭著車直到醒來站在齊門路上被熱浪燙醒,才發覺將要展開旅客身分。禮拜日的博
物館免費進場,桌上隨意拿張門票再通過X光機檢查,就可以至下一個路口驗票。許多人因此多拿
一張回家做紀念…….小聲說me …too…。
↖ 屬於第二各正式入口, 拍攝的位置是X光檢查室...有機場規格。
初次與蘇州博物館相遇,乍看風景有點乾,極簡風建築搭上當日高溫實在讓人無觸躲的暈眩。幸好
館內有冷氣稍微忘卻外頭有十個太陽,館內鋼樑細節處巧妙的裝飾金屬中國結環,讓我想到小穎學
姊在設計師週的板凳,一樣都很現代中式典雅。
蘇州博物館在1960年成立,2006年10月7日為貝律銘設計的新館落成,也是大陸唯一一座由貝律銘
所設計的博物館,據聞這是大師的封刀之作,選擇他的故鄉完成他的作品。新館佔地面積有26500
平方米,再加上隔壁的忠王府、拙政園、獅子林等歷史建築庭園,形成豐富的文化長廊,一天也逛
不完。
館的建築不超過周邊古建築最高點,色調採用灰粉色系,深灰色石材做邊飾,低調典雅,以尊重歷
史的態度思考建築的創新,錯落的屋頂結構使用創新的搭建方式,讓大屋簷下的館內也能擁有大片
光線湧入,手法柔和細膩的採光方式,令人激賞,這裡我舉例 > 可以想像以往傳統的三合院建築內
部,越是裡面越無法接收到陽光的情景,就能明白這裡的巧思。簡介中提及本館的設計體現了“中而
新、蘇而新”的設計理念,並且追求”不高不大不突出”的設計原則,親自來過更能理解描述的情緒。
↖入館後的大片窗戶能夠看到庭院的風景,館內窗戶入映的風景跟氛圍都非常吸引人,
~ Logo看起來好像 大囧字喔~ >
↙大師運用了很多借景的方式,也是延續拙政園.忠王府的手法,每ㄧ扇窗的風景頗詩意,黑暗中乍
現光芒的感覺,窗簾的選用也很細心,半霧面的紗質感將外面的景色模糊的像下雨天。



↖大片落地窗的風景
↙實際上是這樣的~
↙這裡的景色有點仿拙政園一角,相傳由文徵明所親手種植的紫藤,也是這樣蔓延而上
↙接下來是具技術性與新穎的樓梯建築設計,無樑式的樓梯搭建手法
↙這邊看應該很明顯...... 雖然人多有點抖動....但是視覺的輕盈還是頗有意思
↖由樓上往地下一樓的流水造景...可惜正在維修...
↙神秘的牆壁出現的入口...沒注意看的人會沒辦法看到這的景觀~
↖令人心曠神怡的採光方式
↙參觀完前館後,抵達期待的庭園部份 (但那天40度高溫....連相機都發燙了..撐著一直亂按)
蘇州的河水很奇特,鮮豔的綠色不臭不髒,就是很綠,搭配金魚整個很豔麗
↖不同角度的四周圍
↙取用經典的園林建築方式,如果到過板橋林本源園邸也有這樣的形式
↙剛入館時往對面看的景色
↙隔著忠王府中間的小徑
更多照片在此....點我點我點我~~
資料查詢中發現貝律銘在日本美秀博物館的作品,建築風格與蘇州博物館很類似,也可說是貝氏的
博物館東方風格嗎,也很有味道,並且遵循融入自然為原則。讓人感動的用心。
蘇州博物館官網
貝聿銘“封刀之作”——蘇州博物館新館竣工
http://big5.xinhuanet.com/gate/big5/news.xinhuanet.com/photo/2006-10/07/content_5172508.htm
雨天的蘇州博物館
http://www.max2.tw/blog/?p=678
詳細豐富的建築介紹
http://blog.udn.com/hwayu/1617001
日本美秀miho美術館
http://www.miho.or.jp/chinese/index.htm
美秀美術館新聞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4/9/1/n646492.htm